「Time never dies, circle is not round.」電影中最耐人尋味的一句。
雨來之前,雨來之後,世界大不同。世界中的動蕩不安,人們面對最陰暗、最殘酷的現實,猶如雨來之前,他們所期盼的是那雨後的晴天。就讓天空下一場大雨,洗淨污濁的世界,帶來和平……
看一齣文藝電影,懂得欣賞箇中藝術所在,實是一大賞心樂事。就當以前我不懂得怎樣欣賞一齣電影,但那次看過《山雨欲來》,卻令我留下深刻印象,覺得自己明白欣賞電影是怎麼的一回事。特別是看那電影中最後的情節,那種如夢初醒、恍然大悟,是一種昇華的感受。
電影分開三部份─「Words」、「Faces」、「Pictures」, 看似獨立又好像有關聯,就這種矛盾使得電影耐人尋味,那種玄妙之處,當你重看一次,必定拜服導演處理電影的技藝。電影的三部份內容情節如下:
1. Words:在馬其頓的某個修道院裏,這部份劇情的主角─「基盧」,是修道院的其中一個院士,突然有一天,他回到自己房內,發現一名女孩─「莎美娜」,基盧雖然不可以說話,卻弄了些食物給莎美娜吃。後來知道莎美娜因為殺了鄰村東正教的教徒而逃亡,有許多人到處尋找著她,幸好得到基盧的救助,莎美娜得以逃過一劫。後來兩人之間互相愛慕,卻被主教發現了,基盧被趕出修道院,本想去找一個住在倫敦的叔叔,卻被莎美娜的爺爺發現,悲劇因而發生,莎美娜被表弟亂槍射殺了。
2. Faces:敘述著攝影師亞歷山大與雜誌女編輯安妮的一段婚外情。亞歷山大回到倫敦,獲得普立茲獎,準備與安妮結婚及一起回到家鄉。安妮在餐館裏跟前夫尼克說要離婚時,二人卻不幸遇上一場槍戰,尼克喪生。亞歷山大不能與安妮回自己家鄉……
3. Pictures:亞歷山大獨自回到家鄉,心想家鄉會帶給他和平及寧靜,卻想不到家鄉遇上內戰,亞歷山大試圖拯救莎美娜,去阻止部族間的矛盾,卻不幸被自己的朋友槍斃。安妮在丈夫死後,準備到馬其頓找亞歷山大,卻看到亞歷山大的葬禮。這時電影又回到開首,莎美娜逃往東正教修道院的一幕,又原封不動地把基盧和主教說話的鏡頭重播一次,觀眾至此恍然大悟,原來電影的三部份是一個節節相扣的迴圈。
但想了想,到底是不是迴圈呢?如果是的話,亞歷山大在FACES和PICTURES這兩個故事中是不可能出現的,「circle is not round」這句話浮現在腦海,我就因此而迷惑不解。電影三部份的主角都因為種種不同的原因而遇上最壞的結果,是種族之間的衝突、是社會道德倫理的限制、是命運中的變幻莫測,教人唏噓。在電影中,你會看見最好的一面,也看見最壞的一面,在強烈的對比之下,「生」與「死」,「離 」與「合」是導演巧妙的佈置。
大雨後便是晴天,如有你身處惡劣的環境,你就想像自己身處大雨來臨之前的時候,想像大雨後的晴天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