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我經常都接觸到最潮流的雜誌,但沒有一本能討好我,每一本看過的雜誌,內容資料的記憶也似乎很快便被我掉進腦袋的「資源回收筒」,只差未清理那一步。現今的傳媒,實在氾濫得有點過分,有些更是不知所謂,你拿起那種「八卦雜誌」,便會發現內容到處充斥著色情,真是像買了一本「鹹書」,那些性感的圖片不斷地挑戰色情的尺度,跟真正的「鹹書」相比,只是重要部位多了一塊布。其實讀過生物,那沒有布的重要部位由生物角度去看,也只不過是男女的性徵,有什麼值得稀奇?讀此類雜誌,只會將自己心中的一把尺不斷歪曲,「明辨是非」變得更困難。
只要走在街上,經過不同的報紙攤檔,看看不同雜誌的封面,便發覺大多數雜誌都以明星人物向讀者招徠,這些封面主角很多都是賣弄色情,然後除了人物外,煽情的字眼才更吸引人,那些玩弄文字的人,真是使人配服得五體投地。你有曾想過「某某明星見紅」,什麼叫「見紅」,不知的人會好奇地去翻閱,知道的更會立即搶著看,誰不知原來只是那位明星的皮膚擦傷了,流了一點血。你奈不了作標題者何,XX明星果真「見紅」了,但好好地寫擦傷流血不好,用了奇怪的字眼,去吸引讀者看一篇不值一看的文章,那文章的作者心中應只有雜誌的「銷量」,因為銷量即是「錢」,果然,錢會使人蒙閉。「走光」的字眼我看得最多,真覺得那些記者的眼中只會捕捉明星什麼時間「不小心」,然後便用相機去拍下最「尷尬」的情況,再加點煽風點火的「字眼」,一篇蠱惑人心、不盡真實的報導便制成。
或者雜誌提供了很多人與人之間傾談的話題,但談了這些話題又有什麼意義呢?又有什麼得著呢?對於最新的新聞時事,我很少聽見同事們間提起,提起也只是捉著其中笑處來嘲笑一番。方知新聞報導的,除了讓我們了解世界萬事萬物發生什麼事,最大的目的是讓我們了解事情發生的因由、經過、結果,也提醒我們要「居安思危」、「汲取教訓」,從新聞中得到啟發,例如海嘯的新聞教我們要有預防災難的意識,學懂在別人有需要時去救助別人,就算只是從報紙中看見別人的愛心,至少我們看了,就能學懂一些。但是,如今的新聞媒體集中於明星身上,我們得著在哪?知道每個明星每日的行縱,了解明星之間的感情關係,那麼,知道這些東西用來做什麼?
好的雜誌難求,好的報紙也難求,最好銷量的報刊,內容竟然是最泛濫的,那些想用心制作的刊物卻不能得到廣大市民的支持,真是一個諷刺的情況。自己有時候刻意不去追隨,卻又無法擺脫,不看又似乎是脫節,跟不上潮流,迫著自己盲目選擇,真是失望。有什麼讀者,便有什麼報刊,這個道理,很多人都明白吧!但有時候道理只埋在心目,「左耳入、右耳出」,不會思考句子的意義,道理便是空話。